为何是效能管理?
发布日期:2015-07-29浏览:2020
效能管理,会是企业管理普遍要关注的方向。在此效能可简单的理解为效能=绩效*能量(状态)。
我想通过两个方面来阐述“为何是效能管理”这个话题,1,时代在发生着什么变化?2,这些变化有何影响?或许会为我们看待“效能管理”打开另外一扇可能性的窗。
一、时代的新篇
用户只能查看页而信息,毫无参与权利的门户网站,我们暂且称之为1.0。
用户可以视情况而享受参与的权利,比如百度词条的编辑,wiki百科等等,我们称之为2.0。
而现在,只要你有一台手机,有网络,借助微博、微信,理论上,你任何时候都可以向全世界发布你此时的想法(无论对错),我们称之为3.0。
这之间有很多维度的演变,战略的变迁、商业模式的升级、科学技术的登高等等,但有一点更浅显的变化——用户被当做“人”看了。换句话,以前的用户是不被当人看。
在不被当人的人看的时代里,其实谁也没错,因为这不是人的本意,而是时代的思维特征。工业时代的思维特征是一切要定量,参与企业的人作为因子更要定量,毕竟管理被广泛关注的起源就是来源于两列火车相撞,才引起社会广泛的重视制度规范、操作要求、质量验证、工作时长、关键节点等等,工业革命中,人就是被当成确定性因素研究的,泰勒管理是目前管理的广泛基础,这都基于对可量化因子的研究。
而,人越来越像人的时代被移动互联网唤醒了,背后的本质是你可以通过控制去确定人的行为(身),可以通过无休止的培训和灌输去改写一个人的知识结构(脑),但你却无法掌控动机、价值观(心)层面。
各司其职,又“各怀鬼胎”;这不是负能量,这恰恰是目前工作中大部分人的常态,因为信息获取的渠道太多了,充斥在生活工作的各个层面。人要贡献的不仅仅是操作层面带来的价值,更重要的将是思维与意识层面产生的促进,这是时代创造的一个机会。
在人越来越被当成独立的个体来对待的时候,就会越来越呈现出三种时代特征。
弱中心化。不再以某个人为核心(大脑),只是一群人有机的结合与协作,这当中少了谁都不会造成致命的伤害。弱化核心,强调每个个体的主动性,弱化一成不变的方案与计划,强调对事负责的个体责任。
个体意识加强。以前的学习是统一学习,如今更多的学习方式是“定制”,手机作为载体,而不同的人订阅不同的公众号,同样的一件社会事件,大家观点各异并且充分表达。思想统一,那将是个很难的事。
第三种驱动。《驱动力》一书中把人的驱动分为三种,第一种是生物性,比如温饱、性等生物本能。第二种是外在驱动(包含物质与非物质),这背后常常含有“如果……那么……”的假设,如果我做到什么,我就会得到什么。第三种是内在驱动,以自主为核心的诉求。企业当中依然有很多的激励设计的背后原则还是“如果……那么……”,或者说,我们很多时做到的只是对员工的剌激,而非激励。
这三个特征带来的影响是人做为因子的属性变了,而这改变的几乎是管理的哲学与逻辑。
二、这些变化带给企业什么影响?
企业管理的“祖先”是工业革命的精髓,最初的管理的侧重在“身”的管理,指的就是以制度、规范来约束员工的行为,对员工的操作进行细化,强化生产流程的重要性。随着时代的发展,职业经理人等类似“非纯粹操作”职业的出现,企业开始重视了对员工“脑”的管理,培训成为“流行”的福利,借以培训让大家拓宽眼界,从标杆身上学习。而一个人会以什么状态面对必要的流程和行业规范,会以什么样的状态面对培训和企业提供的学习的机会,这却取决一个叫做“心”的东西。当然,这里的心可以不用按照西方心理学对心的解释,我们只简单地将其看作“状态”。
当社会带给人们弱中心化、个体意识加强、第三种驱动的这些意识引导时,这个“状态”就显得重要了。
过去管理者的逻辑往往是“处理好工作(提升绩效)”便可以“改善状态”,所以大家的要务是为了绩效(工作)而努力,而越来越经常出现的结果是:在提升绩效的过程中,有越来越多的人因为这过程的状态缺少被关注,而选择离开。既使努力达了既定的绩效,状态也不一定会有明显的改善,因为市场压力总是在不断增大的。
新的管理逻辑应该是“改善状态”会促进“绩效提升”,换句话,管理者的首要任务是让团队成员时刻保持在较好的状态里(这里的好状态并不提鸡血式的团队激发),而工作的处理和绩效的提升便是自动自发的事情。这个好状态至少是源于三个原因:1、感受自己并不是受操控的在工作(弱中心化);2、自己的观点与想法能得到重视,为组织的建设能有贡献价值(个体意识加强);3、工作带来的不仅是外在收益,而是能否符合自己的价值观与信念(第三种驱动)。这是时代发展带给每个员工内在衡量标准,也许并不是每个人都会清晰的表达出来,但这三个维度却在成为事实。
企业管理最大挑战不在于方法与策略,就在于时代的变化导致管理的逻辑发生的变化,不幸的是:还有很多管理者依然用着“看似有效”的方法在“逼”着员工离职。幸运的是:每个管理者本身就是时代变化的其中一员,不用向外看,看自己就足矣了。
我想通过两个方面来阐述“为何是效能管理”这个话题,1,时代在发生着什么变化?2,这些变化有何影响?或许会为我们看待“效能管理”打开另外一扇可能性的窗。
一、时代的新篇
用户只能查看页而信息,毫无参与权利的门户网站,我们暂且称之为1.0。
用户可以视情况而享受参与的权利,比如百度词条的编辑,wiki百科等等,我们称之为2.0。
而现在,只要你有一台手机,有网络,借助微博、微信,理论上,你任何时候都可以向全世界发布你此时的想法(无论对错),我们称之为3.0。
这之间有很多维度的演变,战略的变迁、商业模式的升级、科学技术的登高等等,但有一点更浅显的变化——用户被当做“人”看了。换句话,以前的用户是不被当人看。
在不被当人的人看的时代里,其实谁也没错,因为这不是人的本意,而是时代的思维特征。工业时代的思维特征是一切要定量,参与企业的人作为因子更要定量,毕竟管理被广泛关注的起源就是来源于两列火车相撞,才引起社会广泛的重视制度规范、操作要求、质量验证、工作时长、关键节点等等,工业革命中,人就是被当成确定性因素研究的,泰勒管理是目前管理的广泛基础,这都基于对可量化因子的研究。
而,人越来越像人的时代被移动互联网唤醒了,背后的本质是你可以通过控制去确定人的行为(身),可以通过无休止的培训和灌输去改写一个人的知识结构(脑),但你却无法掌控动机、价值观(心)层面。
各司其职,又“各怀鬼胎”;这不是负能量,这恰恰是目前工作中大部分人的常态,因为信息获取的渠道太多了,充斥在生活工作的各个层面。人要贡献的不仅仅是操作层面带来的价值,更重要的将是思维与意识层面产生的促进,这是时代创造的一个机会。
在人越来越被当成独立的个体来对待的时候,就会越来越呈现出三种时代特征。
弱中心化。不再以某个人为核心(大脑),只是一群人有机的结合与协作,这当中少了谁都不会造成致命的伤害。弱化核心,强调每个个体的主动性,弱化一成不变的方案与计划,强调对事负责的个体责任。
个体意识加强。以前的学习是统一学习,如今更多的学习方式是“定制”,手机作为载体,而不同的人订阅不同的公众号,同样的一件社会事件,大家观点各异并且充分表达。思想统一,那将是个很难的事。
第三种驱动。《驱动力》一书中把人的驱动分为三种,第一种是生物性,比如温饱、性等生物本能。第二种是外在驱动(包含物质与非物质),这背后常常含有“如果……那么……”的假设,如果我做到什么,我就会得到什么。第三种是内在驱动,以自主为核心的诉求。企业当中依然有很多的激励设计的背后原则还是“如果……那么……”,或者说,我们很多时做到的只是对员工的剌激,而非激励。
这三个特征带来的影响是人做为因子的属性变了,而这改变的几乎是管理的哲学与逻辑。
二、这些变化带给企业什么影响?
企业管理的“祖先”是工业革命的精髓,最初的管理的侧重在“身”的管理,指的就是以制度、规范来约束员工的行为,对员工的操作进行细化,强化生产流程的重要性。随着时代的发展,职业经理人等类似“非纯粹操作”职业的出现,企业开始重视了对员工“脑”的管理,培训成为“流行”的福利,借以培训让大家拓宽眼界,从标杆身上学习。而一个人会以什么状态面对必要的流程和行业规范,会以什么样的状态面对培训和企业提供的学习的机会,这却取决一个叫做“心”的东西。当然,这里的心可以不用按照西方心理学对心的解释,我们只简单地将其看作“状态”。
当社会带给人们弱中心化、个体意识加强、第三种驱动的这些意识引导时,这个“状态”就显得重要了。
过去管理者的逻辑往往是“处理好工作(提升绩效)”便可以“改善状态”,所以大家的要务是为了绩效(工作)而努力,而越来越经常出现的结果是:在提升绩效的过程中,有越来越多的人因为这过程的状态缺少被关注,而选择离开。既使努力达了既定的绩效,状态也不一定会有明显的改善,因为市场压力总是在不断增大的。
新的管理逻辑应该是“改善状态”会促进“绩效提升”,换句话,管理者的首要任务是让团队成员时刻保持在较好的状态里(这里的好状态并不提鸡血式的团队激发),而工作的处理和绩效的提升便是自动自发的事情。这个好状态至少是源于三个原因:1、感受自己并不是受操控的在工作(弱中心化);2、自己的观点与想法能得到重视,为组织的建设能有贡献价值(个体意识加强);3、工作带来的不仅是外在收益,而是能否符合自己的价值观与信念(第三种驱动)。这是时代发展带给每个员工内在衡量标准,也许并不是每个人都会清晰的表达出来,但这三个维度却在成为事实。
企业管理最大挑战不在于方法与策略,就在于时代的变化导致管理的逻辑发生的变化,不幸的是:还有很多管理者依然用着“看似有效”的方法在“逼”着员工离职。幸运的是:每个管理者本身就是时代变化的其中一员,不用向外看,看自己就足矣了。